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習近平強調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刻認識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后,中國對外開放兩項舉措受到世人關注。
12月1日起,給予所有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中國成為實施這一舉措的首個發展中大國和世界主要經濟體。
此前,從11月1日起,新版全國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正式施行,限制措施由31條壓減至29條,制造業領域“清零”。
有分析認為,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詮釋著為什么“下一個‘中國’,還是中國”。
10月底的省部級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改革和開放相統一,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
日前的拉美之行,習近平主席宣布“中國支持全球發展的八項行動”“中國將出臺更多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政策”,倡議“建設一個共同發展的公正世界”“攜手構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
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開放和安全,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堅定不移。
改革開放是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不斷以中國式現代化新成就為世界發展提供新機遇,中國始終致力合作共贏。
歷經8次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見證中國穩步擴大開放的歷程。
2013年,上海自貿試驗區成立,我國第一份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發布,條目有190條。
第二年就開始了第一次縮減。“上海自貿試驗區版”減至139條,開放領域擴大,準入條件放寬。
2015年,廣東、天津、福建三個自貿試驗區成立,“四個自貿試驗區版”減至122條。這是第二次縮減,農副產品加工、酒類等一般制造業領域完全放開。
從2016年起,負面清單開始從“四個自貿試驗區版”躍升為“全國版”。同時《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草案(試點版)》制定,國內經濟治理開始引入負面清單管理模式。試點經驗推廣、管理理念升華,開放的意義在加深。
第三次縮減發生在2017年,“全國版”減為63條,自貿試驗區則實現負面清單全覆蓋,減至95條。軌道交通設備制造、醫藥制造等領域開放深化。
2018年,“全國版”只保留了48條,“自貿試驗區版”減至45條。
這是第四次縮減,具有里程碑意義——“全國版”首次從“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剝離、獨立發布,同時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
第五、第六次縮減分別發生在2019年、2020年,“全國版”分別減至40條、33條,“自貿試驗區版”分別減至37條、30條,更加開放、便利、公平的投資環境加速構建。
2021年,“全國版”和“自貿試驗區版”分別減至31條和27條。這是第七次縮減,“自貿試驗區版”制造業清零。
第八次縮減,2024年“全國版”刪除了制造業領域剩余的兩條限制措施。
既立足實際,又著眼長遠,8次縮減照鑒開放的步伐越來越大、開放的信心越來越強。從中,我們能夠更深理解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更好把握守正創新、穩中求進等新時代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和思想方法。
經濟全球化是潮流和大勢,中國式現代化不是自己關起門來就可以實現的。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就是與國際高水平互動的過程。
開放水平越高,對改革的促進作用就越大。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高質量發展,這正是中國的戰略考量。
制造業領域,我國開放最早、市場競爭最充分、全球產業分工合作最緊密,負面清單“清零”成為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一個最佳觀察窗口。
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宣布“要盡快放寬外資股比限制特別是汽車行業外資限制”。
其后外資股比限制逐步取消,2018年是專用車、新能源汽車,2020年是商用車,2022年是乘用車。經過4年過渡期,中國汽車業對外資實現全面開放,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0%,產銷量連續9年位居全球第一。今年11月14日,新能源汽車年產首超1000萬輛,全年年產預計1200萬輛。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崛起的背后,正是在開放競爭的條件下,以改革創新不斷應變求變,加快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實現電池、電機、電控等三大技術領域領先優勢,建成完整且有韌性的產業鏈供應鏈。
今天,中國打造出全球最完備的產業體系,制造業規模連續14年居世界首位,形成200多個成熟的產業集群、26個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
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關鍵看科技自立自強。
制造業領域之所以敢于“清零”,正在于越來越多科技領域加快從跟跑并跑向并跑領跑轉變,有力增強了進一步擴大開放的自信;還在于我國致力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推動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一期項目,2018年7月簽約,2019年1月開工、12月整車下線交付。
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從洽談到簽約僅用時1個月,今年5月開工,9月底主體廠房建設進度已超60%。
審批平臺“一網通辦”,專班服務“一竿到底”,竣工驗收“四個統一”……“特斯拉速度”的背后,正是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優化的結果。
打造形態多樣的開放高地,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鼓勵首創性、集成式探索,今天的改革“試驗田”,就是明天的發展“增長極”。
開放共贏,互利合作。當今世界,合作共贏才能辦成事、辦好事、辦大事。
“我們要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既用好全球市場和資源發展自己,又推動世界共同發展”,這是中國始終抱持的開放追求。
開放的中國是合作共贏的熱土。
貝寧是聯合國公布的最不發達國家之一。2023年9月,貝寧菠蘿正式獲得中國檢疫準入,11月首批鮮果入境亮相進博會,并簽下6000萬美元的采購意向,非洲“甜面包”僅用時兩個月就實現了“最快輸華”。
中國將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擴大對最不發達國家單邊開放,這是中國支持全球發展的八項行動之一。“從現在起到2030年,中國自發展中國家累計進口額有望超過8萬億美元”,中國堅持和世界分享自身發展機遇。
“零關稅待遇”,彰顯開放中國的大情懷、大格局、大擔當。
“中方歡迎各方繼續搭乘中國發展快車,同中國經濟共同發展,為實現和平發展、互利合作、共同繁榮的世界各國現代化共同努力。”
同球共濟,和合共生。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26日 01 版)